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与构件配置
自动化供水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主要趋势,为实现水泵自动化高效运行,必须要针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与应用要点进行分析。结合实际需求来科学选择系统控制方式,然后做好软硬件配置,确保可以顺利实现数据收集分析与计算应用,作为水泵运行状态调控的依据。
一、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
1.手动控制
设备控制箱需要安装选择开关,变频器操作面板可以根据需求来灵活选择手动/自动控制。其中,在选择手动控制操作方式时,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完成设备开启与停止动作,即结合现场实际情况,根据设定要求来选择所需开启的水泵,然后通过变频器来对水泵运行效率进行设置。
2.PLC控制
为实现水泵安全、可靠运行,且降低运行能耗,在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,可以选择应用变频器来对水泵运行调控。PLC控制为自动化供水泵主要控制方式,分为PLC、压力变送器、PID智能调节器等部分,可实现数据采集、设备控制的基础要求。基于以往设备运行状态参数以及作业时间,PLC可以选择最为合适的水泵启动方式,一般累计运行时间越短则应优先启动,避免某水泵持续运行时间过长而其他水泵长时间不运行情况的发生。另外,PLC还可以对系统反馈得到的信号,对运行时间、流量等相关数据进行累计和计算。
3.中央控制
中央控制系统功能的实现,可以向整个系统调度提供数据支持,包括系统工艺和参数,由系统来对水泵启停状态进行控制,同时还可根据需求来远程设置变频器输出、频率以及压力。对水泵运行信息进行可靠采集,然后建立各类信息数据库,通过对不同数据信息的计算,为控制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,在不影响供水质量的同时,减少运行能耗。其中,如果水泵供水过程中出现故障,PLC与中央控制系统均会及时发出警报信号,由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应对。
二、系统构件配置
想要实现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的功能性,需要科学配置各构件,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。其中,PLC作为控制系统重要部分,负责信号收集输入、输出单元控制、稳定压力以及数据交换等,在选择时要确定其可以满足管网长期运行需求,将收集并计算得到的信号传输到变频器内,作为调整水泵运行参数的依据。而系统内配置的软件程序较多,包括报警信号处理、水泵控制信号生成等,要求在出现运行故障后,系统动作可以自动切断供电电路,然后进入保护状态,避免故障进一步发展。